close

地下室精品店的門1.jpg

伯恩全景2-官方文件翻拍.jpg

伯恩國家議會大樓2.jpg

幽幽阿勒河.jpg

鐘樓2.jpg

「瑞士住遊」約50篇,每周二在陳雨禾FB與痞客邦刊出,敬請指教。若反應不錯,將集結成冊,送給很晚還在街頭賣物的阿公阿嬤去賣。

這是「愛心交換計畫」的第一步,希望認同的朋友分享宣傳,以助將來銷路。

遊記--伯恩+Avenches之旅1/2

瑞士首都伯恩市(Bern)堪稱是一個熊都,Bern這個字就與Bear有關。正方形的伯恩州旗,從上邊中點到右邊中點拉一條斜線,構成右上角的紅色三角形,同法,左下角也切成紅色三角形,剩下的平行六邊形塗成黃色,黃色斜條上斜走著一隻黑色的熊。吉祥物「熊」,化身:石頭坐在公園、木刻站在街角、鐵製垃圾桶、黃色塑膠熊撐著傘、巧克力黑熊白熊棕熊都有;我想,在天空走鋼索的黑熊,應該是塑膠做的。

傳說1191伯恩的建城國王,第一次在附近森林狩獵時,獵回一頭熊,因此命名此城為Bern,開始了在城裡養熊的傳統。1513年,領主從Novara(義大利米蘭附近)帶回的戰利品中,包括一頭年輕的熊,牠被圈養在西門(牢獄塔)外的貝倫廣場(Bärenplatz)壕溝裡,德文Bär即是熊之意。這廣場漸漸成為商業區後,熊窟阻礙了交通,1764年熊們被遷到第二個家。1798年法國佔領伯恩時,熊們被俘虜到巴黎,直到1810年才被釋放回來,家園因無熊居住,毀壞不少。1825年熊們遷到北邊壕溝的第三個家。後來這城北建了鐵路及火車站,繁榮起來成為現在的「伯恩中心」,於是,1857年他們又遷到下城盡頭的現址──熊公園,在尼德克橋(Nydeggbrücke)東端的下方、臨河,附近就是第一隻熊被虜獲的地方。

河繞半島成U型  國會大廈閃金光

阿勒河因特拉肯(見拙著少女峰之旅)流到此地,蜿蜒成U字形,將舊城環繞成一個東西橫臥的半島,西邊連著陸地,南段和北段的河面,各有大橋跨越,供車輛及行人進出舊城,東段尼德克橋僅供行人及小公車慢行,也有觀光馬車,U字形底的岸邊就是熊公園

我們開車前來,停在阿勒河南段岸外、阿爾卑斯山博物館歷史博物館間的廣場,走城南的基希菲爾特大橋入城。翡翠綠的河水悠悠東流,左手前方對岸,巍峨的聯邦國會大廈,聳立在叢林後面,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綠色屋頂,在藍天白雲下閃著金光,是1848伯恩成為首都後,才開始建造的;右手前方對岸,歌德式的大教堂是舊市區的地標,架著鷹架正在整修,我們就略過這個興建了470多年的、瑞士最高的尖塔、及5040根的管風琴。

過橋後,我們左轉前行約100公尺。左邊,就到了聯邦國會大廈的後方,大廈呈東西走向,長約500公尺,繞到面對河的前方,大露台院子可以俯瞰阿勒河,紅瓦白牆的屋舍、綠意盎然的樹叢,與悠悠碧水相映成趣;右邊,也就是國會大廈的後方中段,有一座南北走向長方型的堅固建築,與聯邦國會大廈隔街垂直,第一次在瑞士看到外露的鐵窗,雖然設計成優雅的豎琴狀,仍感戒備森嚴,原來是瑞士國家銀行

熊廣場變身菜市場  上廁所要按密碼

聯邦國會大廈瑞士國家銀行所夾成的長方型邦德斯廣場,人來人往、遊客如織,隔一條街就是貝倫廣場貝倫廣場上午是花卉、果菜市場,下午則變身咖啡、輕食等的露天飲食座。我們到達時正是交換時段,看到紅紅綠綠各色醃製食物、奼紫嫣紅的切花桶,賣法式三明治、QQ餅、可麗餅、奇奇怪怪的餅的攤位很多,有兩攤賣東方食物,有壽司、炸春捲,我們點了炒麵、越南河粉配雀巢檸檬茶,老闆說他是越南華僑,越戰時逃來的。

貝倫廣場當然要尋bär的足跡,結果,只在廣場中心找到一座飲水噴泉,和位於稍北的牢獄塔牢獄塔本來是城市擴建後的西門,因關押犯人而改名。另,鐘塔本來是城市擴建前的西門,1191年建城時的最古老建築之一,1256年擴城後,於1530年掛上機械琴鐘,有公雞報時、小熊遊行、小丑表演等,可以付費參觀,這是伯恩的象徵,遊客駐足拍照,比手畫腳擺姿勢熱鬧紛紛。這擴城前後兩西門間 ── 牢獄塔鐘塔之間是一段約300公尺的馬克路,舊房屋將路圍塑成一塊不規則的地,有行人、電車、馬車、沒有紅綠燈,亂中有序、並行不悖。舊房屋開新店,使用麥當勞的廁所要按電子密碼。

騎樓挑高築拱門  地下商店門斜躺

從中央車站前的班赫夫廣場的東南端向東行,經牢獄塔鐘塔尼德克橋熊公園,經過四個路名加一個橋名,是舊市區的主要道路,這是世界遺產。

走完馬克路,從鐘塔往東走到橋,是一條很整齊、特殊的直路。舊市區的大樓(3、4層)建築和台北一樣,留有騎樓走廊(日內瓦洛桑等城市都沒有),不同之處,走廊與馬路之間用拱門隔離,避風雨之外,顯得古典、優雅、神秘。鐘塔往東的馬路後段,大樓一樓地板高出路面約3公尺,一道通往地下室的外露台階,佔用馬路空間,樓地板面與馬路面構成的斜面,就彩繪成五顏六色的藝術門,藝術門與藝術門之間有小咖啡座營業,藝術門內開設精品店、高級禮品店、服飾店等,燈光神神秘秘的。

這條主街路面以小石板鋪成,沿途在路中間建了八座噴泉的路島,供行人洗手、飲用(瑞士標榜水可以生喝),兼俱紀念意涵:穿盔甲的熊士兵噴泉,象徵伯恩創始人哲林根家族;蒙著眼睛手持天秤的正義女神噴泉,代表不要先入為主,要公平看待事情。有12路小巴士上下遊客。忽聞叮叮噹噹之聲傳來,有一輛繫著白色彩帶與白鮮花的馬車慢駛而來,我以為是有人出殯,結果是一對新人,滿臉喜悅、沿途揮手,5輛賓士車拖著空鐵皮罐,壯大聲色隨後。

滌足熊公園很悠閒  俯瞰半島很整齊

目的地熊公園在路尾過橋的右手邊。熊的第四個新家,也是一個圓型的壕溝,溝壁有洞可供避寒、避雪、就寢,溝中安置著樹幹段、石頭等玩具。開了一個小隧道通往下方的河邊。河的邊坡截了一段當公園,有沙坡、草地、樹蔭,並引水成一長型游泳池,池與河之間築有堤岸與石坡,供遊客賞熊、賞景、曬太陽、滌足。

入園免費,我們在入口處的熊捐獻箱捐款、照相留念,遇到高雄來的同胞,倍感親切。下方沙坡有一隻熊在打滾曬太陽,另一隻在牠身邊走來走去,偶而撩撥沙熊一下。另有兩隻熊在泳池裡嬉戲、追逐,不時把對方壓到水裡,玩累了就去吃浮在水面上的2顆大南瓜。遊客在鐵欄杆邊指指點點、嘻嘻哈哈,熱情的照相攝影,我也用手機拍得一段珍貴的短片,並詳讀告示牌的說明,原來這二家棕熊,有來自蘇俄的。

我們從走鋼索的黑熊下方斑馬線過馬路,左轉上30度斜坡走約500公尺,氣喘吁吁的來到小高丘上的玫瑰公園,名符其實,200多品種的玫瑰,在微風中盛開迎人。園內瑞士餐廳已高朋滿座,我們只有跨坐圍牆的份,但是不減遊興,免費照樣可以欣賞到:已轉彎西流的悠悠阿勒河,舊城井然有序的白屋紅瓦,整個半島盡收眼底。總覺得法語區的都市規劃較浪漫,德語區較整齊。

走下玫瑰公園也是一項考驗,幸好路面的小石板(約10公分平方)不是平鋪的,每小塊的上端略高1公分,給腳底剎車的功能。回到熊公園,我們也去坐石堤洗腳,轉為湛藍的阿勒河,悠悠向北流,奔向法國邊界,是否與萊茵河相會?

我們走河南段的南岸回到停車場,碎石林蔭步道,時有松鼠跳躍樹間,大教堂高聳入雲的尖塔俯瞰著河水,與我們隔岸相對。步道的終點在來時橋(基希菲爾特大橋)的下方,有一家高級平房飯店,正在舉行露天宴會,穿著整齊高雅的男女賓客,手持高腳酒杯、穿梭笑談於樹林間,頗有雷諾瓦的畫的風情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雨禾的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