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卡貝爾橋3.jpg

哀傷的垂死之獅1.jpg

耶蘇教會2.jpg

「瑞士住遊」約50篇,每周二在陳雨禾FB與痞客邦刊出,敬請指教。若反應不錯,將集結成冊,送給很晚還在街頭賣物的阿公阿嬤去賣。

這是「愛心交換計畫」的第一步,希望認同的朋友分享宣傳,以助將來行銷。

遊記—建國發源地  琉森之旅1/2

瑞士的心臟部位有一個曲曲折折的大湖,琉森市(德語Luzern法語Lucerne大陸譯為蘆塞恩)位在此湖西岸,橫跨由湖流出的羅斯河,此湖德語之意為「四森林州湖」,英語國家簡稱它琉森湖。湖被四個州包圍:即施維茨州瓦爾登州烏里州琉森州,這是瑞士的建國發源地,也是相傳威廉泰爾登場的地方。相傳威廉泰爾烏里州的一個普通獵人)不向統治惡官的「帽子」敬禮,而被迫箭射兒子頭上的蘋果,雖然射成功了還是被逮捕,他趁押返船遇暴風雨之際逃脫了,於是喚醒了大家的獨立意志。故事雖是傳說,但瑞士人民普遍選擇「相信」,尊他為英雄,在中部地區很容易察覺到他的身影。

受雇當傭兵  故鄉貧窮變富裕 

1291施維次州瓦爾登州烏里州簽訂「魯特利盟約」,後來琉森州加入,州府琉森市遂成為瑞士聯邦的第一個官方城市。聯盟團結組織軍隊擊敗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軍隊,之後又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軍,到1513年已是13州的同盟(目前共26州,其中3州是由分為兩個半州),此時,實際上已從神聖羅馬帝國獨立,軍力也為各國所知與歡迎,當時還很貧窮的瑞士,婦女外出幫傭(如阿爾卑斯山少女海地的阿姨,遠赴德國法蘭克福幫傭)、男人輸出當傭兵,獲得土地與豐厚的外匯。

1527年5月6羅馬之劫,瑞士近衛隊為掩護教宗撤離,慘烈戰鬥中189名士兵有147名陣亡,5月6日成為瑞士近衛隊的重要節日,2006年5月6日近衛隊成立500週年,梵諦岡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,近衛隊絕對忠誠的評價,到如今仍然是梵蒂岡的保護力量與儀式象徵。但因受雇於不同國家,戰場上同胞廝殺,屢見不鮮。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讓13州更加團結,歐洲爆發30年的宗教戰爭時,保持中立的瑞士國力更加增強,1648年戰爭結束簽訂西伐利亞條約,瑞士正式獨立。強盛的兵力讓瑞士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能保持中立,因中立很多富人將財富存入瑞士銀行,進而成就如今的富裕與繁榮。

從琉森市歐來歐去

專門做華人(大陸人居多)生意的「歐來歐去」旅行社,從瑞士出發的歐洲團就是在琉森市集合。她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觀光古都,現代化的設施無損於它的古典風貌,仰望四周盡是高山,與晶瑩剔透的湖水相輝映、透露著沉靜,琉森市位扼瑞士南北交通接駁的重心。我們乘火車來回,像巴黎里昂車站一樣,火車直接開入人行道,沒有出站閘口,日內瓦也沒有入站剪票口,全靠車上查票。現代化的車站內,觀光局、行李托運、鐵道服務、「付費」廁所、商店、餐廳…一應俱全。站前班赫夫廣場殘留著一面舊車站的立門牆,地圖上寫著WC,我很納悶,琉森市的廁所這麼古典漂亮,還很多人在此照像?走近一看,原來是門旁擺了一個鋁白的貨櫃廁所,免費的,與13世紀的建築一同入鏡,真有趣。

我們從日內瓦過來已是下午2點多,只能從眾多景點中選擇一條觀光路線,在觀光局提供的地圖上,清楚的看到一隻世界聞名的獅子,臥在對岸的北方,於是我們過河去。

橋都橋廊說故事  卡貝爾橋是地標

琉森市可謂是橋都,跨越羅斯河的木造古橋就有兩座,較下游的斯普洛耶橋畫著「死亡舞會」,描寫17世紀的黑死病;我們選擇較上游的卡貝爾橋,有100多幅連續版畫,描寫琉森先民守護家園的生涯與歷史,是14世紀的建築,曾遭祝融後重建。從南岸邊垂直入河約4~50公尺、右轉45度斜入對岸,橋面兩側有密排的木板護欄,護欄外掛滿鮮花映入水面,兩側木柱與上方斜屋頂構成廊橋,橫樑與斜頂所構成的三角面,都以連續版畫裝飾。此橋連結兩岸也可抵禦敵人從湖面入侵,中段右側有一座八角型石牆、斜頂、約5層樓高、歐洲城堡式的水道塔,兼具燈塔與瞭望之功能。橋長約200公尺,是琉森市的象徵地標、歐洲最長的木橋。

過到北岸回望南岸,隔著河水,巴洛克式建築的耶蘇教會更能見林,正門及兩側頂著洋蔥型屋頂的塔樓,設計相當具特色,這洋蔥球體更像擠綴上藍色鮮奶油的花飾。在餐廳午餐休息後,我們按圖索驥向獅子前進。過了卡貝爾廣場,湖邊停著一艘名為威廉泰爾的大遊艇,是一間湖上餐廳,讓我想到上個月在日內瓦湖遊艇上的觀光晚餐,回味無窮,只是瘦了荷包。

左轉離開湖岸往斜坡上走,觀光大街上不乏中國簡體字的餐廳,「歐來歐去」的遊覽車停滿車場,從旅客的身影看見了中國的崛起。我們路經著名的赫夫大教堂,向祂的世界最美音色的4950根管風琴,說後會有期,僅將後期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,及高聳入雲的歌德式尖塔,留影,就直奔「獅子」去了。

為外國而戰死  為本國爭生存

法國大革命時期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六,於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之前,被迫從郊區的凡爾賽宮幽禁於市區的杜伊勒里宮,他試圖逃亡失敗又被送回。在1792年的8月10日和9月2、3日,在保衛杜伊勒里宮的慘烈戰役中,受雇於王朝的瑞士傭兵約1100名有786名陣亡。1820年丹麥雕塑家巴特爾·托瓦爾森在一個小公園裡,設計了負傷的「垂死之獅」浮石雕,「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」,這座紀念碑對16~18世紀以傭兵輸出為主業的瑞士,具有特殊的意義。馬克·吐溫對這座石像評價很高,說它是「世界上最感動人、最令人哀傷的岩石;世界上最悲傷感動的石雕」。(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奧克蘭公墓,也有一座仿製品,叫做聯盟的獅子,用以紀念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喪生的士兵)。

獅子橫趴在岩壁上的洞龕,岩壁位於一池半圓形清水的後方,洞龕位於岩壁的中間,獅子與遊客保持一池之隔,保護雕像兼便於遊客照相測距。獅子皺緊眉頭、深鎖雙眸、含淚欲滴、形容哀戚,下垂的獅頭依偎著瑞士十字國徽、與法國王室香根鳶尾的盾牌,右爪仍然緊緊地抓著從背上深深插入的矛,左爪與尾巴無力地下垂,那種絕望中漸漸死去的低吼威嚴的獅子已無力再戰,勇敢盡忠的他…。岩石灰白、樸實、剛硬,池畔鮮花朵朵,似流著忠誠的熱血,無言(遊客都默默的照相,孩子也不嬉戲),一股莊嚴之情油然而生。

突然想,台灣同胞去澳洲打工度假(工作)、去法國當傭兵、到大陸當台幹,是走瑞士漸盛之路?還是走菲律賓外勞輸出之途?

arrow
arrow

    陳雨禾的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